现如今,“三高”之一的高血压早已真切了东谈主们的生计,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发病年岁也逐渐年青化。多种原因齐可导致高血压,湿是其中的致病要素之一,若何将湿赶出去,让血压规复经常?
案一
邱某,男,47岁。晕厥伴头胀千里重2个月。当前症见:晕厥伴头胀千里重,颈部撑抓按捺,困乏懒动,念念维迟缓,追溯力差,食欲欠安,甚则恶心,但未吐逆,大便干燥,苔黄厚腻,脉弦滑。形骸肥美,患者有烟酒爱好。血压:160/90mmHg。
辨证:肥甘烟酒太过,干冷内生,蒙蔽清窍所致。
治法:化湿清热,和胃通便。
方药:黄连温胆汤加减。
处方:黄连10g,竹茹10g,半夏10g,陈皮6g,茯苓10g,枳实10g,钩藤10g,夏枯草12g,炒栀子10g,石菖蒲10g,郁金10g,生大黄(后下)6g。
以上药物共7剂。
二诊:晕厥头胀千里重感贬抑,大便已通,食欲略增,仍头眩,昏昏千里千里,提防力不围聚,不肯念念考问题,苔黄腻,脉弦滑。血压:150/90mmHg。上方去陈皮,加藿香、佩兰各10g,川芎10g,继进7剂。
三诊:晕厥、头胀赫然贬抑,头脑贯通,想干责任,念念考问题有兴趣,大便畅通,逐日一转,苔薄腻微黄。血压:130/80mmHg。上方去黄连、半夏,加砂仁10g,继进7剂。
按语:该案属干冷中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的实证。肥甘烟酒太过,伤及脾胃,干冷内生,进一步困脾,湿浊难以运化而致蒙闭清窍。故调治应化湿清热,且要给蕴蓄之干冷找前程,是以予苦寒泻下之大黄;还要提防芳醇化浊醒脾,使脾阳振兴,规复其运化功能,故予藿香、佩兰、郁金、石菖蒲;虽属实热证,苦寒药不可太过,故见其证好转,最初将黄连去掉,留炒栀子、生大黄,栀子经炒后,其寒性贬抑,生大黄尚有通下积热之作用。若病情再有好转,亦可将生大黄去掉,一则以免苦寒太过伤及脾阳;二则苦能燥湿,若湿邪已去,连续用之则伤阴津。
案二
李某,男,74岁。头晕反复发作十多年。曾被诊为高血压病,未正规服用降压药,症状加剧时才服用。近1个月来头晕伴千里重感,昏蒙如有物包裹,食欲欠安,恶心未吐逆,食后胀满,乏力,便溏,逐日2~3次,舌淡胖有齿痕、苔白腻,脉濡。血压:170/90mmHg。1个月来坚抓服硝苯地安祥释片,每次1片,逐日2次;好意思托洛尔,12.5mg,逐日2次。
辨证:脾虚运化渎职,痰湿中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治法:健脾和胃,祛湿升清。
方药: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。
处方:天麻10g,钩藤15g,半夏10g,白术10g,党参15g,茯苓15g,厚朴10g,苍术10g,川芎10g,竹茹10g,荜澄茄10g,炒莱菔子10g。
以上药物共7剂。
二诊:药后,头晕贬抑,头脑昏蒙感减,恶心祛除,仍有些头千里,食欲欠安,食后胀满,乏力,便溏,逐日1~2次,舌胖有齿痕、苔腻略变薄,脉千里。血压:150/80mmHg。上方去竹茹,加黄芪15g,车前子(包煎)15g,补骨脂10g,继进7剂。
三诊:药后面晕祛除,头脑表现,乏力、胀满贬抑,食欲略增,大便仍不行形,逐日1~2次,苔白腻,舌胖大有齿痕,脉千里。血压:140/80mmHg。二诊原方继服7剂。
按语:干冷中阻,有的属实证,为肥甘好意思味太过或暴饮暴食所致;有的属虚证,为脾虚失于运化,水湿停留所致。二者调治不同,前者以化湿和胃消导为主,以致可用通下将实浊排泄出来,此后者则应以补虚为主,健脾化湿;二者共同点为,湿浊中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而致晕厥、头重、恶心等浊阴上扰之症状,故应在辨证用药基础上使用升清阳药,浊阴靠辨证用药拆除,升阳药常用葛根、川芎之类。
本案属脾虚痰湿中阻所致,虽无脘腹疾苦,但舌苔白腻,大便溏薄辅导为脾阳虚所致,故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加用荜澄茄以温阳散寒,在二诊时,仍感头千里,食欲欠安,食后胀满,又加用补骨脂,是通过补肾阳,来助脾胃之阳气,方能获效。